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能自动执行工作,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功能。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现代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工业机器人的商业模式可以分为五种:

(1)单一本体制造和销售模式;

(2)系统集成模式;

(3)核心零部件生产和销售模式;

(4)本体生产+系统集成模式;

(5)全产业链模式。

其中采用前三种商业模式的企业主要从事单一的业务,采用后两种模式的企业则从事两种或多种业务。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核心零部件成本占比最高,开发亟待突破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系统等,其成本占机器人本体成本的60%以上。当前减速器中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应用较广,日本的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占据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领域70%以上的市场。控制器方面,日本、德国和美国的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伺服系统由日韩欧美企业为主导。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中游机器人由基座和执行机构构成,包括手臂、腕部等,部分机器人本体还包括行走结构。机器人本体市场由"四大家族"的发那科、安川、库卡、ABB长期占据全球及中国市场的主要份额。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下游系统集成商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用途进行有针对性地系统集成和软件二次开发,使工业机器人可以运用于实际生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遍及制造业各个细分领域。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关键核心部件研发亟待突破。虽然目前中国国内机器人技术基本具备,但机器人产业涉及到整体工业水平、科研体制、配套产业等多个方面,中国国内品牌和海外品牌仍有较大差距。在关键核心部件上,中国企业需攻克长期依赖进口、一直受制于人的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控制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技术难题。